我在上海看见过一辆跑车,我围着这红(hóng )色的车转很多圈,并且仔细观察。这个时候车主出现自豪(háo )中带着鄙夷地说:干什么哪? 车子不能发动的原因是没(méi )有了(le )汽油。在加满油以后老夏找了个空旷的地方操练车技(jì ),从此开始他的飙车生涯。 同时间看见一个广告,什么牌(pái )子不记得了,具体就知道一个人飞奔入水中,广告语是生(shēng )活充满激情。 然后就去了其他一些地方,可惜都没办法呆(dāi )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其实是一个不适宜在外面长(zhǎng )期旅(lǚ )行的人,因为我特别喜欢安定下来,并且不喜欢有很(hěn )多事情需要处理,不喜欢走太长时间的路,不喜欢走着走(zǒu )着不认识路了。所以我很崇拜那些能到处浪迹的人,我也(yě )崇拜那些不断旅游并且不断忧国忧民挖掘历史的人,我想(xiǎng )作为一个男的,对于大部分的地方都应该是看过就算(suàn )并且(qiě )马上忘记的,除了有疑惑的东西比如说为什么这家的(de )屋顶造型和别家不一样或者那家的狗何以能长得像只流氓(máng )兔子之类,而并不会看见一个牌坊感触大得能写出两三万(wàn )个字。 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zhǎng )来一(yī )趟。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nián )人都(dōu )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zhè )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学生本(běn )人,有天大的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还要家长上班请假(jiǎ )亲自来一趟,这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几个钟头(tóu )的车(chē )过来以为自己孩子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guà )好导致寝室扣分了。听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话(huà ),我肯定先得把叫我来的那老师揍一顿,但是不行啊,第(dì )一,自己孩子还要混下去啊;第二,就算豁出去了,办公(gōng )室里也全是老师,人数上肯定吃亏。但是怒气一定要(yào )发泄(xiè ),所以只能先把自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话(huà ),其实叫你来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有一些朋友,出国(guó )学习都去新西兰,说在那里的中国学生都是开跑车的,虽(suī )然那些都是二手的有一些车龄的前轮驱动的马力不大的操(cāo )控一般的跑车,说白了就是很多中国人在新西兰都是(shì )开两(liǎng )个门的车的,因为我实在不能昧着良心称这些车是跑(pǎo )车。而这些车也就是中国学生开着会觉得牛×轰轰而已。 而这样的环境最适合培养诗人。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xiě )小说太长,没有前途,还是写诗比较符合国情,于是在校(xiào )刊上出现很多让人昏厥的诗歌,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chuán )为美(měi )谈,诗的具体内容是: 磕螺蛳莫名其妙跳楼以后我们(men )迫不及待请来一凡和制片人见面,并说此人如何如何出色(sè )。制片一看见一凡,马上叫来导演,导演看过一凡的身段(duàn )以后,觉得有希望把他塑造成一个国人皆知的影星。我们(men )三人精心炮制出来的剧本通过以后马上进入实质性阶(jiē )段,一凡被抹得油头粉面,大家都抱着玩玩顺便赚一笔钱(qián )回去的态度对待此事。 到了上海以后我们终于体会到有钱(qián )的好处,租有空调的公寓,出入各种酒吧,看国际车展,并自豪地指着一部RX-7说:我能买它一个尾翼。与此同时我们(men )对钱的欲望逐渐膨胀,一凡指着一部奥迪TT的跑车自言(yán )自语(yǔ ):这车真胖,像个马桶似的。 比如说你问姑娘冷不冷(lěng )然后姑娘点头的时候,你脱下她的衣服披在自己身上,然(rán )后说:我也很冷。